医者仁心 厚德济生 ——浙江省医学会名医风采之杨俊超教授

矢志精医 终成大家

——记胸心外科专家杨俊超教授

从一名卫生兵到胸心外科专家,在数十载春秋里,他突破自我,勤耕不辍,不断精进自己的医术,将毕生所学献给了医疗事业;手术台上,他凭借精湛的医术为病患解除病痛;病床前,他用温暖的话语疏导病患的心理负担。

他曾担任浙江省医学会胸心外科学分会副主委,他就是解放军117医院前院长、著名的胸心外科专家杨俊超教授。

专家1.png 

谦逊好学 铺垫医术精进之路

采访杨老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在浙江省军区杭州第一干休所大院内,我们见到了现年89岁高龄的杨老,他头发花白,但依旧精神矍铄,思维敏捷,俨然一位博学和蔼的学者。我们一坐下来,杨老便打开了话匣子,向我们娓娓道来他的从医故事。

为什么选择当医生?杨俊超教授说这还得从自己的少年时代说起。19455月,杨俊超入伍参军。那一年,他才16岁,由于个子小,领导就安排他去医院做看护员,每天给伤兵烧水、喂饭,照顾伤兵的生活起居。这期间,杨俊超触动很大——从最初抱着只要有份工作干就行的心态,到后来越干越喜欢。1946年,杨俊超被组织安排去卫生干部轮训队学习半年,回来后便当了护士,学着给病人换药、配药,就这样一边工作一边学习。解放后,杨俊超又回到卫生干部轮训队学习了一年医学理论知识,学成后便被分配到解放军111医院(即当时的结核病医院,现为武警浙江总队嘉兴医院),成为一名肺外科医生。

在嘉兴工作期间,杨教授回忆,当时肺结核的病人比较多,肺结核早期一般是药物治疗,肺结核晚期的病人就需要手术切除。在解放军111医院工作8年后,1959年,杨俊超被调到杭州,在解放军第117医院工作。当时院内还没有成立胸心外科,杨俊超就负责牵头成立这个新的科室。我在嘉兴工作是在肺外科,但作为一个中心医院的胸心外科仅仅会开肺可不行。于是,他找到领导要求进一步充电学习。就这样,同年9月,杨俊超来到北京阜外医院进修。那时候来北京阜外医院进修的都是大学教授、科室主任,别人都学一年,杨俊超觉得自己资历尚浅,便主动找到院长要求将学习期限再延长半年时间,让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掌握得更扎实。这一切为后来胸心外科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70年代,解放军第117医院胸心外科已可以完成大部分的肺、气管、胸方面的外科手术,但体外循环技术仍比较薄弱,当时省内大部分医院这项技术也处于初级阶段。意识到这些不足,1971年,杨俊超又带领自己的团队到上海胸科医院培训一年,团队人员的业务水平得到了提升,这意味着更多的病人可以得到救治。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解放军117医院胸心外科不断发展壮大,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并列成为当时省内胸心外科实力最强的医疗单位,可开展肺癌、先天性心脏病等多种手术。

都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说起自己的成长,杨老却很谦逊,他将此归功于自己从医生涯中有名师执教。

 

精心救治 谱写医患深厚情谊

在杨俊超的行医历程中,经他救治的患者不计其数,很多患者慕名来找他。在为患者治病的过程中,杨教授也与患者结下了深厚的医患情谊。

和地方医院不同,部队医院接触的病人多是军队干部、战士和家属。一次,一位年轻战士因肚子剧烈疼痛,来到解放军117医院就诊。会诊时被诊断为胃穿孔(胃溃疡患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一般胃穿孔都是穿到腹腔,而这位病人的胃内容物已流入胸腔,一旦发生感染、呼吸困难等,情况非常危险,需要立即进行手术。当时的主刀医生正是杨俊超教授。小伙子康复出院后,还多次前来看望他,要做杨老的干儿子,以感谢他的救命之恩。

当然,并不是所有救治病人的过程都是一帆风顺的,行医过程需要克服许多困难。在上世纪70年代,曾有位军人家属患有严重的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要求在解放军117医院做手术。由于当时心脏手术方面的临床经验不足,杨教授便推荐他去上海的专科医院治疗,这样更有把握些。但是,病人坚持要杨教授给自己做手术。考虑良久,杨教授亲自跑到南京总院(解放军117医院上级单位)寻求支持,南京总院院长派出胸外科主任、麻醉医生来协助这场手术。有了多位专家从旁指导,杨教授心里便有了底。手术最终很成功。当时这位病人才41岁,康复后存活到了80多岁。据了解,这次手术也是杨教授完成的第一例心脏手术。

 

专注育人 推动医教研共同发展

在杨教授眼里,医学工作除了要给病人治好病,教育和科研一个都不能懈怠。

在教育上,杨教授致力于多种途径提高年轻医生的业务能力。医学是靠经验,光有理论是不够的,年轻医生的临床轮转非常重要。当时凡是分配到我们医院的医生都要经过3年的各科轮转,轮转后经过考试后才能定科。另外一个是举办各类学习班,比如南京护校、军医进修班等,安排临床医生在学习班讲课。还举办专科训练班,如胸心外科进修班、老年医学进修班、继续教育等,促使医生除了围绕临床外,多读书学习,这样对提高医生的理论水平大有好处。

为促进年轻医生迅速成长,学习到前沿医学知识,从而为病人提供更好的治疗,杨教授把学生分别送到北京阜外医院、北京361医院、上海胸科医院等多家医院进修。如今,他的学生以及学生的学生们都已在医疗行业有所建树。

科学研究也是重要的一部分。杨教授所从事的第一项研究就是人工气管动物试验。当时实验室养了42只大狗用来做实验,就是把狗的气管切掉,换上人工气管,再观察它的应用效果。

1981年,浙江省医学会成立了胸心外科学组,1985年扩建为胸心外科学分会,杨俊超任首届胸心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那时候,我们胸心外科学术年会全省每两年要开一次会,交流学术心得。

 

钻石婚心得 生活中的暖男

生活中的杨老是一位文艺爱好者,更是一位暖男。杨老的爱人王乔芳也是一位白衣天使,退休前是解放军117医院的护士长。随着时光流逝,当年的院长和护士长已携手走过了钻石婚,让旁人羡慕不已。

杨老爱好书法,王阿姨喜爱画画,退休后,两人并肩就读于老年大学,学习书法艺术。在他家客厅的墙壁上,随处可见各类书画作品,闲暇时,王阿姨画画,杨老题字,他们的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省市、南京军区举办的书画作品展并多次获奖。

我们问杨老生活上有什么保健心得,他说,家庭和睦最重要,夫妻之间要彼此互相谦让,不要吵架,不计较对错,不论高低。饮食方面倒是没有特别讲究,想吃啥就吃啥,吃得杂一点,定时、定量,少吃点。杨老也酷爱锻炼,80岁前,除了画画写字,他还喜欢钓鱼、跳舞、打门球,现在年纪大了,改为做家务劳动,每天自己做饭,他调侃自己现在是老伴的钟点工了。做家务之外,平时上午写一小时字,下午看报、聊天或是在干休所大院内散步半小时。

 

专家名片

杨俊超,男,山东省招远市人,1929年10月生,1945年加入八路军,参军后一直服务于军队医疗卫生事业,先后在解放军111医院及117医院工作。曾任解放军117医院院长、胸心外科主任医师、医学专家组组长等职。曾兼任浙江省医学会胸心外科学分会副主委、浙江省抗癌协会常务理事、肺癌专业委员会主委,南京军区心胸外科学会顾问等职。先后在《中华医学杂志》和《中华外科杂志》上发表论文83篇,译文12篇。曾二次被授予先进科技工作者,荣立三等功。1955年被授予解放奖章。1988年被授予功勋荣誉奖。业绩被编入《中国当代医学界荟萃》《浙江医林大观》《中国人民解放军招远将军录》《招远艺术与体育名人录》。2010年被授予“在我国我军胸心血管外科领域做突出贡献”专家。2005年、2015年分别被授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70周年纪念奖章。

 

 

(本文供稿:陆桂芳 陈小卿)


上一篇:医者仁心 厚德济生 ——浙江省医学会名医风采之章亦新主任

下一篇:没有了

*姓名:

*手机号码:

*邮箱:

*意见:
验证码: